回应国际质疑,中国为什么能养活并且养好14亿人?
洪范八政,食为政首。
70年前,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,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关于送呈《美国与中国的关系》白皮书致总统杜鲁门的信中说:“近代史上每一个中国政府必须面临的第一个问题,是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,到现在为止,没有一个政府是成功的。”
言下之意,是质疑中国共产党也不能解决当时5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。
70年过去了,时至今日,全世界依然有个疑问:中国是怎么生产这么多粮食,足够养活十多亿人的?是靠进口还是自给自足?
事实是,今天的中国,可以养活14亿人。
中国为什么能?
1949年到2018年,中国粮食总产量增长近5倍,人均产量翻一番。
目前,中国是最大的水稻和小麦生产国。水稻、小麦、玉米三大谷物自给率超过95%。
2018年10月14日,山东省茌平县贾寨镇祥丰粮食种植家庭农场,播种冬小麦。(新华社记者黄孝邦 摄)
中国的粮食从哪里来?
从黑龙江到岭南,13个地区为中国贡献了75%以上的粮食产量。
由于粮食生产和人口分布的差异性,必须通过“北粮南运”解决南方的粮食需求。
2017年6月13日,大连港集装箱码头,大连港是北粮南运的枢纽之一。(新华社记者杨青 摄)
虽然粮食主产区分布广泛,但中国只有占全球7%的可耕地,要养活占全球20%的人口,因建设占用、灾毁、生态退耕等,耕地面积持续减少。
为此,中国政府划出18亿亩耕地红线,依照法律,非法占用耕地罪最高可被判处5年徒刑。
耕地减少,粮食为什么越来越多?
中国在粮食生产方面科技投入巨大。1978年到2018年,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从27%提高到58.3%。
杂交稻比常规稻增产20%左右,每年增产的粮食可养活7000万人。
由于科技的进步,中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是1949年的5倍。
可以看出,中国总体上是最大的粮食生产国。对14亿人口而言,这个量足够让人“吃得饱”。
中国坚持走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路,虽然退耕还林工程减少了中国的可耕地面积,但在大规模投资农业技术的帮助下,农业生产效率仍然得到了提升,国内粮食产量仍然在增长。
耐盐碱水稻技术功不可没,它使农民在盐碱地里种植水稻依然能够达到亩产300公斤以上。
中国计划在2022年建成现代气象为农服务体系,可向95%以上的公众提供预警信息,2018年,农村用户对于气象服务满意度达到91.4分。
中国将在2020年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,更加高产,并可减少用水、化肥和农药。
那么,政府在为粮食生产做什么?
在中国,粮食生产是考核省长的重要内容,这项考核包括6个方面:
不合格的省长将会被通报批评、责令整改并追究责任。省长也同样考核市长、市长考核县长。
2004年以来,每年年初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都与农业生产有关,使整个国家都了解,如何在新一年里关注农村、农业和农民。
这一传统已经延续了16年。
中国希望,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激发乡村发展活力,不仅使粮食稳定高产,也使农业提高收入、农村焕然一新。
今天,中国政府对于粮食生产的要求,不仅是让14亿人“吃饱”,还要“吃好”。
中国与大多数发达国家相比,美食品种更多、价格更低。比方说,中国八人一桌吃20个菜,包括各种肉类、蔬菜和甜点,大家毫无宗教顾忌,过敏忌口,也不管什么个人空间。
在山东,这样一桌菜大概要50美元左右。同样一桌菜在北京、上海、台北大概要150美元左右,在加州、日本、香港要300美元左右。实际上,日本和美国大多数人基本不会有一次享受20道菜这种奢侈体验,但这在中国再正常不过了。
中国经验,也将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“吃饱”。
图文转自:农民日报
5XF-1.3A复式精选机
主要用途:
通过风选、筛选、窝眼选,清除种子中的重杂、轻杂以及病弱、虫蛀的种粒。适用于小麦、水稻、高粱、豆类、胡麻、油菜、牧草等种子及颗粒状物体进行精选、分级。
产品特点:
通过更换筛片、窝眼同规格能清选不同种类的农作物种子;
有窝眼清选装置,能够去除种子中的短杂或长杂;适应性强、精选净度高、费用低。
技术参数:
(1) 生产率 (kg/h):1250(按小麦计)
(2) 功 率 (kw):4
(3) 重 量 (kg): 850
(4) 外形尺寸 (mm):长 x 宽 x 高 =5212 x 1763 x 2417
联系我们
酒泉奥凯种子机械股份有限公司
联系人:刘晓玲
联系电话:0937-2613423
手机号码:13993706602
地址: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南郊工业园区奥凯路三号
兰州销售服务中心
联系人:韦博
联系电话:0931-8235696
手机号码:18993153375
北京销售服务中心
联系人:郭军锋
手机号码:13809371693
新疆销售服务中心
联系人:赵德荣
手机号码:18693719518